文登首发讯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山东威海南海新区举行“两山”理念20周年·蓝院答卷 实践成果总结暨协同创新活动,在全国率先发布海洋碳汇研学电子教程,并启动政法校企多方协同的海洋碳汇研学普法实践大讲堂。
随着电子屏幕亮起,威海首部海洋碳汇研学电子教程——《“碳”索海洋》正式亮相。这部凝聚了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十年科研成果的教程,包含初识海洋、探究海洋、碳汇海洋和保护海洋四大模块,通过科普讲座、实验验证等形式,将复杂的海洋碳汇原理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的趣味内容。
威海市生态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说,他们服务“双碳”国家战略需求,实现了学科交叉,生物+化学,碳汇实验室能够让同学们直接体验到光合作用固碳的关系;盐生植物经济+环境科学,也诱发了同学们探究海洋科学的兴趣;他们通过碱蓬变色机理规律的探究,让青少年们自觉地养成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碳”索海洋》不仅在青少年心中埋下“好奇+探索+责任”三颗种子,也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推进海洋生态科普走向系统化。活动现场,还同步发布了《生态海洋科普研学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8)》,计划建成并运营1-2个核心基地、拓展3-5个特色研学合作点和主要蓝碳类型的研学基地网络,年度服务学员争取突破10000人次。
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李博说,他们引进院士、专家还有科研院所、高校的一些青年学者团队,共同进行(专家-专职-志愿者)三级的人才梯队建设和多方协同的资源网络,将焦念志院士工作站以及两个国家级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等科研平台与他们的研学课程进行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学生们学习的蓝碳知识“活”起来。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单靠科研工作者的力量远远不够。打破壁垒,威海南海新区创新打造海洋碳汇研学普法实践大讲堂,构建起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高校、企业及中小学多元主体共建、科研资源共研、教育成果共享的协同机制,为海洋教育创新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蓝色保险发展中心主管丛永平说,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在加强生态保护和海洋碳汇领域的产品开发,目前已经承担了450多万元的风险保障。借助这个平台,他们也想通过“金融护海”助力“海洋强国”战略,他们自身也有海洋风险保障管理平台、大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海洋金融和海洋保险领域的典型案例,共同助推海洋科研。(武宁 鞠洪业 于嘉霖)
打开“文登首发”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