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首发讯 钩织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老一辈人的智慧与情感,历经岁月沉淀,代代相传。2023年,巧手慧心编织课堂工作室主理人于永菊创作的钩针编织《西洋参》在文登礼物大赛中,荣获最具发展潜力铜奖。
走进于永菊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了这款名为西洋参的钩针编织作品。在绿色的背景下,西洋参根须蜿蜒、参花绽放、叶子舒展,形态逼真,更显生动。从灵光乍现的构思,到一针一线精心雕琢,于永菊耗时一个多月。
于永菊介绍,当时制作这个西洋参的时候,就是参照了这个西洋参的逼真的形态。然后来设计制作,找到合适的颜色,以非遗钩针技法为基底,根据“传统技艺+现代美学”的设计理念,将老手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了兼具文化价值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
尤为巧妙的是,于永菊还在作品中融入了老一辈挖参人系红绳的传统意象,这一抹鲜艳的红,不仅为作品增添了吉祥喜庆的氛围,更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纽带,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温暖记忆。
于永菊说,在市场上西洋参大多以干参形式出现,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参的形态,把这个参花和叶子一起给它勾出来,让它的形态更逼真,让大家更多的去了解西洋参,了解文登的特产,了解文登。
在工作室,除了这款生动的西洋参作品,还有很多玫瑰花、向日葵以及当下流行的小熊猫、小猪、白菜等卡通形象的钩针作品,仿佛一个小型童话王国。于永菊深知,要让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于永菊说,为了让它更能适应这个市场,尽量把它们做成一些日常生活当中能用到的东西。比方说小兔耳朵发夹,小朋友们戴到头上的话是非常俏皮的。的小玫瑰花的小杯垫在客厅里用都比较好看。另外,还设计了一款中式的一些婚礼上面能够用到的一些胸花,仪式结束之后,可以把它这个小胸花,做成车载的香薰,弄在车的出风口上,这都是比较实用。
下一步,巧手慧心编织课堂工作室将通过文创市集展销、线上平台以及景区设置展示区、热门旅游活动中设置摊位,展示钩针编织技艺,并开展体验活动,让更多游客了解并爱上这项传承百年的非遗编织文化。(丁青珂)
打开“文登首发”看评论